這幾天台灣政治新聞很熱鬧,又是美食又是牛仔褲。不過,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冷門的新聞:碳排放交易。
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,中國預計在本週五宣布碳排放交易市場啟用。
碳市場(carbon market)是近年來談論氣候變遷時重要的議題,簡單解釋就是,你能排放多少的碳,必須在固定的配額之內。你用超過了,就得花錢跟別人買配額。你如果沒用那麼多,那你還可以把自己用不到的配額賣給別人。
所以道理很簡單。因為是市場機制,你會想辦法省點用你的配額,讓自己不要排放那麼多碳。也就是說,用市場機制的誘因,達到降低總體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。
中國宣布啟用碳排放市場機制,重要性在於: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。
中國先前宣布要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頂峰,並在2060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。
拜登政府在今年宣布,要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。跟美國相較,中國碳中和的目標晚了十年。但坦白說,以中國的經濟型態來看,2060年仍然是一個相當艱難的目標。
中國生態環境部將會是中國碳排放市場的監管機關。
幾個月前,我曾在蘋果日報的紙本論壇文章中提到, #氣候變遷 會是拜登政府與中國互動時的切入領域。一直到現在,我還是這樣認為。
中國啟用碳排放市場,也可以視為替接下來美中高層會談鋪下了一個友善的氣氛。
據報導指出,美國副國務卿薛曼(Wendy Sherman)將在下禮拜於天津與中國副外長謝鋒會面。我推測,氣候變遷將是雙方會談主題之一。如果會談順利,拜登及習近平的會面,也許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發生。
有在關注美中關係的朋友們,不妨持續關注這則中國碳排放市場相關後續新聞。
#中國
#碳排放市場